水質監測標準與方法探究 |
文件大小:0.62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07-31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水質自動監測系統 水質監測標準   |
【摘要】 | 本文以水質自動監測系統的建設為例,通過借鑒其他國家先進經驗就我國水質監測標準和方法作一贅述。 |
【部分正文預覽】 | 水資源是人類生產生活的最關鍵資源,我國面積廣闊因此水資源相當豐富,分布在全國各地的江河湖海為我國提供了大量的水資源,但是由于人口眾多,因此人均占有量很少,而且地區分布不均,我國水資源總量在世界排第四位,已相當可觀,可是人均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值的1 /4。而且全國90%以上的城市遭受著嚴重的水污染,大多城鎮飲用水水質不符合國家標準,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工業的發展,大量污水廢水的排放,很多自然水體也受到嚴重的污染。 水質監測的主要目的就是檢驗水的成分是否與水質指標相吻合。水質監測通過化學法、電化學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離子色譜法、氣相色譜等方法對水質進行化學檢測。水質監測范圍十分廣泛,主要包括: 未被污染和已受污染的天然水,如江、河、湖、少和地下水及各種工業排水等。
我國在水質自動監測、移動快速分析等預警預報體系建設方面正處在探索階段,需要繼續不斷的加強和完善,這對保護環境、保護水資源是至關重要的。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