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分自動監測與人工測試數據對比分析 |
文件大小:0.37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07-18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土壤水分傳感器 現場率定技術   |
【摘要】 | 土壤水分傳感器使用時的現場率定技術已取得突破,可解決土壤水分自動監測系統“數據測得準”技術問題,進行工程應用,為抗旱決策提供完整、及時、準確的墑情數據。 |
【部分正文預覽】 | 土壤水分是分析判斷農業旱情、實施節水灌溉、進行水文預報最直接和必要的指標。人工采集取土測量水分的方法,既費時費工,數據差異性也較大,且時效性不強,信息準確性不高,數據采集點數量少,不能滿足目前防汛抗旱管理工作的需要。因此,在我國建設土壤水分在線監測系統是防汛抗旱決策支持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 國家防汛抗旱指揮系統一期工程中,在安徽、河北、吉林、黑龍江、重慶5個省市進行抗旱管理系統建設試點工作,其中墑情自動測報系統是旱情分中心建設的關鍵。這些試點建成的自動監測站,從監測精度和可靠性等方面比較,部分自動監測站的監測效果較差。為提高土壤水分監測儀器的準確性、可靠性和靈敏性,建立土壤水分監測儀器準入制度是十分必要的…。為此,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辦公室(簡稱國家防辦)會同水利部水文局組織制訂了《土壤水分監測儀器通用技術條件》(試行),在實施國家防汛抗旱指揮系統二期工程和開展土壤墑情監測系統建設時試行。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