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價鐵去除地下水硝酸鹽的影響因素 |
文件大小:0.90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07-21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零價鐵 硝酸鹽   |
【摘要】 | 本文詳細地通過靜態試驗考察零價鐵去除地下水硝酸鹽的影響因素。 |
【部分正文預覽】 | 地下水較之地表水污染程度小,純度較高,已成為世界各地飲用水主要來源。硝酸鹽污染是地下水污染中最常見的,已逐漸成為一個世界性的環境問題。NO -3 -N 主要來源于居民生活污水、工業廢水、污水灌溉、氮肥施用、畜禽糞便淋濾下滲以及大氣氮氧化合物干濕沉降等[1-2]。世界衛生組織規定飲用水中NO -3 -N 質量濃度不超過10 mg /L,推薦標準為5 mg /L。然而不少地區的地下水NO -3 -N 質量濃度達到100 mg /L,甚至高于200 mg /L[3-4]。目前,地下水硝酸鹽修復技術分為生物、物理化學和化學等3種修復技術[5-6]。生物修復技術是利用生物反硝化去除硝酸鹽,需加入一定量的有機基質,但有機基質過多或過少都影響處理效果,不易控制; 物理化學修復技術包括離子交換、反滲透、電滲析等,能耗較大,運行費用高; 相比之下,化學修復技術具有經濟、高效、無二次污染的優點。零價鐵的化學還原法近年來成為研究的熱點。筆者就零價鐵的不同預處理方法、鐵碳比、CO2 -3質量濃度等因素對于零價鐵去除硝酸鹽的效果影響開展了研究,以期為實際地下水硝酸鹽的原位修復提供技術支持和理論依據。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