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水體富營養化的加劇,藍藻水華已成為全球性的重大水環境問題[1]。據報道,世界范圍內約有25% ~ 70%的藍藻可產生藻毒素,嚴重破壞水生生態平衡,危害人類及其他生物的生命安全[2]。由于藍藻水華具有潛伏期長、暴發突然等特點[3],因此有必要研究應急性除藻技術。
藻類去除應急措施包括多種,其中黏土礦物去除藻類是目前較受推崇的方法。黏土礦物來源廣泛,價格低廉,且不會產生污染[4]。但黏土用于除藻時,使用量較大,由此給大面積治理水華帶來了原料量和淤渣量過大的問題,限制了其在水處理中的應用[5]。為此研究者展開一系列對黏土的改性工作,以增加黏土除藻效率。其中殼聚糖以其獨特的優越性,受到廣泛關注。殼聚糖是一種天然高分子絮凝劑,具有無毒、無污染、易降解、絮凝效果好等優點[6]。關于殼聚糖改性黏土用于藻類去除已有很多研究,Zou 等[7],劉振儒等[8],石靜等[9]的研究表明,高嶺土、海泡石等經殼聚糖改性后,對銅綠微囊藻去除率顯著提高,且黏土投加量大大減少。但關于沸石對銅綠微囊藻去除的研究報道還較少。大量研究表明,沸石是一類吸附和交換性能較好的黏土礦物,對水體中氮磷營養鹽及其他污染物有較好的吸附去除能力[10-11]。研究沸石對富營養化水體藻類的絮凝去除效果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筆者研究了殼聚糖包覆改性沸石對銅綠微囊藻的絮凝去除效果,可為殼聚糖改性黏土用于水華處理提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