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城市河流黑臭評價標準研究 |
文件大。0.70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07-18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分指數 綜合指數法   |
【摘要】 | 采用分指數與綜合指數法評估系統的適應能力水平、存在問題,并據此對江蘇省沿江地區城市飲用水系統適應能力分異特征、類型及影響因素進行深入探討。 |
【部分正文預覽】 | 近30 年,中國區域和流域的水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其中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是飲用水安全問題,水源地污染嚴重、供水基礎設施供求矛盾突出、洪澇災害、應對突發事件的飲用水供給保障能力薄弱等[1],造成了嚴重的飲用水安全問題[2],加劇飲用水危機。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80%的疾病是由不安全的水和惡劣的環境衛生條件造成的[3],而快速城市化帶來的人口急劇增長、土地利用格局變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則是影響飲用水數量和質量的主要外界因素[4]。長江流域是中國水資源較為豐沛地區,飲用水源較集中且供水水源地數量多,水量和水質的保證率相對較高,但是隨著沿江地區產業開發與城市發展的建設、規模、布局等因素的協同影響,飲用水安全與保障問題日顯重要,特別是江蘇省沿江地區近30 年來經歷快速城市化和工業化,產生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 2007 年太湖梅梁灣藍藻暴發導致無錫居民斷水、2012 年初鎮江市區發生的自來水異味事件都表明,快速城市化、工業化和產業發展對飲用水安全構成極大威脅。飲用水安全研究通常側重水量、水質與后備水源以及管理等的安全與保障方面。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