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區域位于銀—額盆地范圍內石板井一小黃山縫合帶以北的額濟納旗區的居東凹陷,與北山北帶相毗鄰,其白堊紀沉積( 此次研究的承壓水含水層為白堊紀沉積) 作用主要受居東1 號、居東2 號斷層控制。該凹陷位于居延海凹陷的東北部,是一個東北斷東南超的中新生代單斷凹陷,面積為2570 km,凹陷的基底最大埋深6 350 m。凹陷的沉積蓋層由侏羅紀、下白堊紀和新生界沉積物組成. 中生界缺失三疊紀和上白堊紀,侏羅紀和下白堊紀的頂底面均為區域不整合面。居東1 號斷裂最顯著的特點是侏羅紀、早白堊紀沉積中心遷移作用明顯,它在侏羅紀以前已經形成,印支運動晚期活動劇烈,下降盤沉積了大套近千米的侏羅紀沉積物,侏羅紀末期構造回返,居東2 號斷裂反轉成為逆斷層,侏羅紀沉積物自南向北逆沖,出露水面,遭受剝蝕,剝蝕量近千米; 早白堊紀早期居東1 號斷裂再次恢復正斷層性質,斷層下降盤邊沉降邊沉積,堆積了800 ~ 900 m 的早白堊紀沉積,此時的居東2 號斷裂已取代居東1 號斷裂在凹陷北部迅速發展,演變成凹陷主控斷裂,致使下白堊紀沉積、沉降中心向西北方向遷移。目前在凹陷內發現的構造大多數為斷背斜,主要發育于居東2 號斷裂的下降盤,形成了準扎海斷背斜帶( 侏羅紀) 和淮北斷背斜帶( 下白堊紀) ,這些構造大多數形成于燕山期。本文主要研究區域白堊紀承壓水含水層的水化學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