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正文預覽】 |
隨著我國農業的飛速發展,各種農業污染逐漸增多,特別是農業水污染情況比較嚴重,化肥的利用率較低,大量的氮素隨著雨水或灌溉水流入江河湖泊,從而導致水體的富營養化,影響魚類的生長,造成其成批中毒死亡;同時我國廣大農村生活污水大多處于無序排放狀態,使得許多地方的水質惡化,水污染和水資源短缺日益嚴重,所以迫切需要對污水進行及時監控和有效處理,水中溶解氧含量是進行水質監測的一項重要指標。
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是指溶解于水中分子狀態的氧(用DO表示) ,是水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條件。溶解氧隨著溫度、氣壓、鹽分的變化而變化,一般說來,溫度越高,鹽分越大,氣壓越低,水中的溶解氧濃度越低。溶解氧除了通常被水中硫化物、亞硝酸根、亞鐵離子等還原性物質所消耗外,也被水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水體底泥費爾( Fair)阻尼反應,以及水中有機物質的氧化分解所消耗。室溫時,淡水中溶解氧的飽和溶解度約為8. 5mg/ l,藻類繁殖旺盛時,溶解氧呈過飽和態,水體受有機物及還原性物質污染可使溶解氧濃度降低。對于水產養殖業來說,水體溶解氧對水中生物如魚類的生存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當溶解氧低于1mg/L 時,就會引起魚類窒息死亡。當溶解氧消耗速率大于氧氣向水體中溶入的速率時,溶解氧的含量可趨近于0,此時厭氧菌得以繁殖,使水體惡化。所以溶解氧濃度能夠反映出水體受到有機物污染的程度,它是水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也是衡量水質的綜合指標之一。因此,水體溶解氧含量的測量,對于環境監測以及水產養殖業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