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帶電極在電容法脫鹽中的吸附特性研究 |
文件大小:0.75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02-18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石墨帶 電容法脫鹽吸附電極   |
【摘要】 | 采用具有高比表面積的石墨帶作為電容法脫鹽吸附電極。試驗考察了在不同電壓和不同濃度下石墨帶電極對NaCl溶液的吸附規律。 |
【部分正文預覽】 |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口增長,水資源短缺已成為世界各地人們所關注的熱點問題[1]。電容法脫鹽技術是一種新型水處理方法,其利用流通電容器電極在電壓作用下對溶液中帶電粒子的吸附和富集作用實現溶液的淡化,具有能耗低、環境友好和產水收率高等特點,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熱點。 碳材料是國內外電容法脫鹽技術研究中普遍使用的主流電極材料,具有比表面積大、結構穩定和導電性好等優點。但如何更好的發揮現有材料的優良性能,是近年來研究人員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尹廣軍[6]等指出,活性炭孔徑基本都在10 nm以下,由于孔徑太小,孔間內會發生“重疊效應”,不利于電極表面雙電層的生成,從而降低了活性炭材料比表面積利用率,導致電極比吸附量降低。R Zhao[7]在研究多孔電極的電荷效率與電極表面的雙電層結構以及電極吸附離子有效面積的過程中發現:電極材料的比表面積只有一部分用于離子的吸附。因此,選擇具有適宜孔徑分布的電極材料和提高電極表面的利用率是提高電極材料脫鹽性能的關鍵。石墨帶是超級電容器用電極材料,不僅具有高的比表面積和良好的孔徑分布,而且具有成本低易加工的優勢。因此,將石墨帶材料引入電容法脫鹽過程,有望為解決現有電極材料性能不佳提供新的思路。
本文以商品化的石墨帶為電極吸附材料,重點考察了石墨帶電極在不同電壓和原料液濃度下對NaCl 溶液的脫鹽規律,研究分析了石墨帶電極的等溫吸附規律,探索了通過電極表明改性提升其吸附性能的途徑和效果。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