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燒廠的滲濾液是一種難處理的高濃度有機廢水。由于存儲周期及堆放條件等因素的不同,生活垃圾焚燒廠垃圾滲濾液的水質特點與垃圾填埋場的滲濾液有所區(qū)別,主要表現在焚燒垃圾滲濾液的有機物濃度更高、B /C 值小、水質和水量變化大[1]。這決定了生活垃圾焚燒廠垃圾滲濾液的處理工藝與一般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的處理工藝有所不同。
目前,國內并未針對生活垃圾焚燒廠垃圾滲濾液制定專門的排放標準,大多數垃圾焚燒發(fā)電廠垃圾滲濾液處理的執(zhí)行標準依舊是《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中的《污水綜合排放標準》。雖然國內生活垃圾的處置方法依舊以衛(wèi)生填埋為主,但生活垃圾焚燒發(fā)電作為一種更加經濟的處理與處置方法將越來越受到重視,而垃圾焚燒發(fā)電廠滲濾液的排放標準也將越來越嚴格。
針對廣東某生活垃圾焚燒發(fā)電廠垃圾滲濾液氨氮濃度高、C /N 值變化大的特點,提出了一種新的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該工藝的特點是通過控制溶解氧而將硝化過程控制在亞硝化階段,并通過大比例的回流實現短程反硝化從而達到去除COD、氨氮與總氮的目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藝能夠節(jié)省25%的硝化曝氣量和40% 的反硝化碳源,從而保證在C /N 值較低時的反硝化效果,且降低運行成本;能夠節(jié)省50% 的反硝化反應器容積,從而降低建設成本與占地面積[2]。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該工藝的啟動方法與工藝的可行性,同時研究污染物的去除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