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自然資源。水環境質量的優劣與國民經濟和百姓健康休戚相關。飲用水作為水體的重要功能之一,一直備受 關注[1-3]。現階段,我國工業化與城鎮化進程加快, 大量污染物隨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通過 土壤滲透、地表徑流和大氣沉降等形式不可避免地 進入到地表和地下水體之中,直接威脅著飲用水源 的水質安全。鄉鎮飲用水源由于量小、分散,水體緩 沖和自凈能力較弱,飲用水處理設施遠遠落后于城 市等原因,飲用水的安全問題表現得更為突出[4-6]。 特別是,經簡單工藝處理、直接飲用的地表水和淺層 地下水的鄉鎮飲用水質量和衛生狀況難以保障。已 有文獻[7]報道,飲用水污染與癌癥發病率、腹瀉發 病率及死亡率之間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相關性。因 此,加強鄉鎮飲用水源的水質監測力度,合理開展鄉 鎮飲用水源有毒污染物水質評價,對于有效保障鄉 鎮飲用水安全,保護居民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對水質進行合理、客觀、準確的評價是開展鄉鎮 飲用水源污染防治與保護的根本依據。水質評價是 根據評價目的,合理選擇相應的水質參數、水質標準 和評價方法,從而對水體的質量、利用價值及水的處 理要求做出客觀評定[8]。目前,多采用以水質物理 化學參數的實測值為依據,通過單項參數評價或多 項參數綜合評價的方法開展水質評價研究。水質評 價方法主要有單因子評價法[9]、綜合指數法[10-12]、 模糊數學評價法[13-14]、灰色系統評價法[15-16]、人工神經網絡評價法[17]和多元統計法[18-21]等。對于鄉 鎮飲用水源水質評價而言,由于鄉鎮技術人員的操 作能力以及相應配套設備還處于相對較低水平,因 此,選擇簡單、易操作,評價結果較為可靠的水質評 價方法更便于在鄉鎮地區推廣。 湖南郴州柿竹園礦區是世界聞名的多金屬礦床 地,被中外地質專家譽為“世界有色金屬博物 館”[22]。地下水是該礦區的重要水源之一。礦區內 建有多家采礦廠、選礦廠和冶煉廠,存在礦物開采伴 生的尾礦庫和尾砂壩等,這些都可能給地下水帶來 重金屬污染,危害礦區周邊鄉鎮居民的健康。筆者 以湖南郴州柿竹園礦區為例,采用單因子評價法和 內梅羅指數法對礦區內鄉鎮地下飲用水源枯、豐水 期重金屬污染進行評價,以期為評價鄉鎮飲用水源 提供基礎數據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