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介質對梅梁灣水源水中有機物的去除工藝特性 |
文件大小:0.27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7-21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組合介質 有機污染物 水源水 水質改善   |
【摘要】 | 本文對利用組合介質富集湖水中的土著微生物去除太湖梅梁灣水源地水體中有機污染物進行了試驗研究。中試結果表明:隨著介質密度和水力停留時間的增加,對有機物的去除率都有所增大。介質密度為26.8%、水力停留時問為5d時,組合介質對TOC、DOC、AOC、CODMn的去除率分別為38.5%、13.7%、17.2%、39.4%。水流速度增加并未降低對有機物的去除效果,生物降解是去除水源水中有機物的主要途徑。通過人工介質富集微生物的方法對太湖梅梁灣水源地水體中有機物有較好的去除效果。 |
【部分正文預覽】 | 水源水中的有機物分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二大類。天然的有機物是 由動植物 自然分解而形成 的產物,主要是腐植酸。人工合成的有機物主要來自工業廢水的排放和農田排水等。水源水中存在有機物時,其主要危害是:部分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本身就具有一定毒性,會危害人體健康;有機物是產生氯化消毒副產物的前體物,水源水中有機物含量直接影響飲用水中氯化消毒副產物的生成量:有機物影響自來水的生物穩定性 (即微生物在管網中重新生長的能力)。總之水源水中有機物的含量 以及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已成為水處理研究的熱點。人工介質能有效富集水源水中的土著微生物,在介質表面形成一層生物膜,通過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可去除水中的部分微量有機污染物。已有研究發現組合介質的生物量較大,生物活性也較高,對水質凈化效果較好【u。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組合介質對水體中有機物去除的工藝特性,為在示范工程區內應用,提供該工藝的技術參數。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