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S-逆流氣浮-納濾集成工藝去除水中腐殖酸的研究 |
文件大小:0.36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5-26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JMS-逆流氣浮-納濾集成工藝 腐殖酸 聚合氯化鐵(PFC) 工藝特征   |
【摘要】 | 本試驗研究了JMS-逆流氣浮-納濾集成工藝去除水中腐殖酸的工藝特征和效果.試驗結果表明:JMS-逆流氣浮工藝去除水中腐殖酸時,在最佳投藥點(PFC),出水水質符合納濾系統預處理單元的要求.該預處理系統與納濾系統組合的集成工藝可以使水中的腐殖酸有機物濃度大大降低,且設有TQ56-36FC型納濾膜的流程比設有M-N1812A型納濾膜的流程效果好.前者出水的TOC值可達0.17~0.25mg/L,CODMn值為0.32~0.44mg/L,UV254nm值為0,且有95%以上的脫鹽率;后者出水的TOC值在0.47~0.94mg/L,CODMn值為0.62~0.96mg/L,UV254nm值為0~0.0064cm^-1,脫鹽率很低.另外,盡管保安過濾-活性炭預處理有利于納濾膜(尤其是M-N1812A型納濾膜)出水水質的提高,但活性炭柱與納濾膜能去除的有機物種類是有些重合. |
【部分正文預覽】 | 腐殖酸(HA)作為水體中有重要影響的有機大分子污染物,可在水處理預氧化或消毒過程中發生反應形成有機氯代物等副產物(DPBs),被認定為具有致癌作用【 卅;對HA去除的研究一直是國內外水處理和環境工程領域的熱點問題,而且強化混凝作為對天然有機物的高效去除技術已被公認【 -8]。納濾 作為一種較新的膜技術,它對DPBs、NOM 的去除率均大于90o~t9-14]。但作為一種以溶解擴散過程為主的污染物截留膜,其對預處理工藝出水的水質有很高的要求,因此選擇合適的預處理工藝也成為NF給水深度處理技術的棘手問題 Ⅷ。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