滲濾液循環回灌厭氧填埋層前后的分類表征 |
文件大。0.19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3-22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滲濾液循環回灌出水 腐殖酸 富里酸 比紫外吸收值 分子量分布   |
【摘要】 | 以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場調節池的滲濾液及其經厭氧垃圾填埋柱循環回灌處理后的出水為研究對象,用樹脂吸附和離子交換技術將其中的溶解性有機物(DOM)分類為腐殖酸(HA)、富里酸(FA)和親水性(HyI)部分,并對此三類DOM進行含量、酸度、比紫外吸收值(SUVA254)及分子量分布測定分析。結果表明:滲濾液經厭氧垃圾填埋柱循環回灌后,HA和FA所占比例增加,HyI所占比例下降;弱酸基官能團含量升高,羧基官能團含量降低;HA、FA和HyI部分的SUVA254均提高;DOM分子量分布由1k以下的占83.5%降為46.1%。 |
【部分正文預覽】 | 生物反應器填埋技術是在傳統衛生填埋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通過滲濾液回灌等控制手段,強化填埋垃圾中的微生物過程,從而加速垃圾和滲濾液中可降解有機組分的轉化和穩定。但是循環回灌后的滲濾液仍含有大量溶解性有機污染物,需進行處理才能達標排放。溶解性有機物的性質是影響水處理工藝的基本水質特性[1_3】,因此研究滲濾液循環回灌出水中的有機組分對了解其水質特性及選擇處理工藝有重要作用。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