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潮災害監測預警技術發展方向研究建議 |
文件大小:0.68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4-02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風暴潮 災害 監測 預警   |
【摘要】 | 風暴潮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居海洋災害之首,介紹了風暴潮的成因,分析了我國在風暴潮監測預警自動化程度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存在風暴潮常規監測和現場調查能力不足,風暴潮預警技術落后,很難準確預警預報等問題,針對存在問題,提出當前迫切需要開展的風暴潮災害監測預警技術中的發展方向研究, 建議建立潮災數據庫,發展浮標自動監測站研究,加強風暴潮常規監測,制訂規范,重點開展風暴潮監測預警技術研究。 |
【部分正文預覽】 | 風暴潮是發生在海洋沿岸的一種嚴重的自然災害,這種災害主要由大風和高潮水位共同引起,使局部地區猛烈增水,釀成重大災害。 風暴潮分為由臺風引起的臺風風暴潮和由溫帶氣旋等引起的溫帶風暴潮兩大類。臺風風暴潮多見于夏秋季節臺風鼎盛時期,這類風暴潮的特點是來勢猛、速度快、強度大、破壞力強,凡是有臺風影響的海洋沿岸地區均可能發生。溫帶風暴潮多發生于春秋季節,夏季也有發生,一般特點是增水過程比較平緩,增水高度低于臺風風暴潮,中緯度沿海地區常會出現,以歐洲北海沿岸、美國東海岸及我國的北方海區沿岸為多。風暴潮災害的輕重,除受風暴增水的大小和當地天文大潮高潮位的制約外,還取決于受災地區的地理位置、海岸形狀和海底地形、社會及經濟情況,一般來說地理位置正處于海上大風的正面襲擊、海岸形狀呈喇叭口、海底地形較平緩、人口密度較大、經濟發達的地區,所受的風暴潮災相對來講要嚴重些。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