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水質指數法對滴水湖水質的評價 |
文件大小:0.52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3-27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滴水湖 水質 綜合水質指數   |
【摘要】 | 正確認識和評價滴水湖水質的變化特征是進行水環境管理的前提。通過監測2006~2009 年滴水湖水體溶解氧(DO)、高錳酸鹽指數(CODM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以及總磷(TP)等5 種主要污染因子的月度變化,利用綜合水質污染指數法進行了比較評價。結果表2006~2009 年間滴水湖湖區整體水質已達到地表水IV 類水標準(GB 3838—2002),水質狀況有明顯好轉;有機污染物和總磷是滴水湖水體主要污染因子。 |
【部分正文預覽】 | 滴水湖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臨港新城主城區內,所在區域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是典型的海洋性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無霜期較長。根據1951~2004 年統計資料,該地區年平均氣溫為15.7 ℃,年降雨量為1 125 mm,約60 %的降雨量集中在每年的6~9月,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0.8 %,年均蒸發量為953.1 mm,年平均無霜期200 d[1]。滴水湖呈圓形,最深處為6.2 m,平均水深為3.7 m,總面積為5.56 km2,與杭州西湖的面積基本相當,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人工湖。2003 年完成挖掘并蓄水,水源來自于大治河,引水河道長達2.66 km,蓄水后的滴水湖容量約為1 620 萬m3 [2]。滴水湖承擔著臨港新城防汛排澇、置換水體、塑造城市景觀生態以及優化地區小氣候等功能,其規劃中的中遠期水質目標為Ⅲ~Ⅳ類,局部Ⅱ類,滿足城市一般工業用水和人類非直接接觸娛樂用水的需求[3-4]。因此,有必要對湖區水質進行長期監測 和評價,以便為滴水湖的健康發展和整體功能提升提供依據。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