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水文自動測報系統的遙測終端主要由水位計、雨量傳感器、數據采集終端(RTU)、數據傳輸信道、通信設備、應用軟件、數據處理計算機和供電電源等構成。實現了雨量、水位信息的自動采集、存儲,并通過通信信道實時或定時自動傳送至中心站,實現“有人看管、無人值守”的管理模式。目前,大理水文分局共建成 1 中心站、40 個水文(水位)遙測站和 127 個遙測雨量站。中心站軟件由水情信息接收處理系統、數據轉儲軟件、水情報文編碼系統及符合 SL323-2005《實時雨水情數據庫表結構與標識符標準》[1] 的 SQLServer 2000 數據庫組成;遙測站軟件由遙測終端RTU、掌上電腦接口系統、筆記本電腦接口系統等組成。水情報文編碼系統從 SL323-2005 標準的數據庫中讀取相應信息,定時自動編制符合 SL330-2005《水情信息編碼標準》[2] 的水情報文,存儲于計算機中供水情工作人員調用并通過網絡發送。由于水情報文編碼系統所生成的報文可能會存在的錯誤,主要表現為報文數據不完整,水位、流量、雨量等的異常數據。因此,必須對自動測報報文進行合理性檢查后才能轉發。大理水文分局自動測報報文一般每天 8:10 左右生成,要求在8:25 之前通過 VPN 網絡報到云南省水文局,前后檢查時間只有 15 min。15 min 內,要對 20 個水文站和 5 個水庫站的降水、水位、流量等報文數據進行檢查,如果采用人工檢查,工作量大,很難在報汛規定的時間內發現和改正錯誤,要解決此問題,只有通過軟件對這些數據進行快速、準確檢查,及時發現和改正錯誤。因此,需要開發水情報文校核系統,對報文進行快速準確檢查,并將結果及時反饋給水情值班人員,由值班人員根據提示的錯誤進行確認,改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