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置A2/O—MBR工藝處理低C/N生活污水脫氮性能研究 |
文件大小:0.46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4-28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倒置A2/O—MBR 低碳氮比 脫氮 外加碳源   |
【摘要】 | 合肥塘西河再生水廠采用倒置A2/O(缺氧/厭氧/好氧—預缺氧)—MBR工藝處理低C/N城市生活污水。研究了投加碳源前后各生化反應池中有機物及氮元素的變化規律,結果表明未投加外碳源時TN的去除率為52.3%,脫氮效果不理想。通過比較乙酸鈉、甲醇和乙酸三種不同外加碳源的脫氮效果,可知乙酸鈉反硝化速率最高,效果最好。當乙酸鈉作外碳源,投加量為50mgCOD/L時,TN的去除率明顯提高,達到74.5%。此外,還分析了投加外碳源后整個工藝系統內COD、TN物質流動情況, 結果表明,缺氧池和厭氧池是COD去除的主要單元體,好氧池對COD的去除貢獻增強,體系中的TN去除總量在投加外碳源后有了明顯的增加,較未投加外碳源時增加了26.5%。 |
【部分正文預覽】 | 隨著新時期我國對污水處理廠排放水質和節能降耗提出的新的控制要求,將膜生物反應器(MBR)結合A2/O工藝形成組合工藝應用于城市污水深度處理,可以獲得穩定和優質的出水水質。曹斌等[1]在北京北小河污水處理廠(采用A2/O—MBR工藝)開展了中試研究,實現了同步脫氮除磷功效,出水水質穩定而優良,能夠滿足我國回用水水質標準的要求。朱寧偉等[2]采用A2/O—MBR工藝處理南方城市生活污水,取得了良好的處理效果,出水水質穩定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一級A標準。然而當組合工藝在處理低C/N城市生活污水時,雖然COD、NH3—N等指標可以達標排放,但是TN的出水指標往往不容樂觀,因此研究組合工藝脫氮的性能十分必要。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