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臭氧/常規/超濾組合工藝凈化太湖水研究 |
文件大小:0.26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3-29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預臭氧 超濾 膜污染 跨膜壓差   |
【摘要】 | 水體富營養化給飲用水處理帶來了很多難題。為了給水廠的升級改造提供參考,開展了預臭氧/常規/超濾組合工藝處理太湖水的試驗研究,并分析了超濾膜的污染情況。試驗結果顯示: 組合工藝出水濁度、CODMnUV254、DOC 的平均值分別為0. 09 NTU、2. 23 mg /L、0. 039 cm - 1、2. 90 mg /L,總去除率分別為97. 25%、34. 41%、40. 48%、28. 55%。膜出水中大于2 μm 的顆粒數平均為16 個/mL,未檢測出細菌及大腸菌群。此外,組合工藝還能有效去除鐵、錳及藻類,其出水含量低于標準限值。與原水直接進行超濾處理相比,組合工藝的跨膜壓差增加更平緩。因此,該組合工藝可用于太湖微污染原水的處理。 |
【部分正文預覽】 | 湖泊是我國重要的飲用水源之一,但隨著近年來人類生產和生活活動的發展,大量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被排入湖泊,加速了水體的富營養化,給飲用水處理帶來了一系列的難題。臭氧氧化能破壞水體中的微量有機物,起到助凝作用,提高混凝效果;此外,還具有去除藻類、藻毒素、嗅味以及滅活致病微生物等作用[1,2]。隨著膜技術的快速發展、膜性能的提高和價格的降低,以超濾為核心技術的組合工藝已成為給水處理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有研究表明[3],超濾技術能有效去除顆粒物、藻類、隱孢子蟲、賈第鞭毛蟲、細菌和病毒等,確保飲用水的微生物安全性。筆者采用預臭氧氧化、常規處理和超濾相結合的方式對太湖微污染水進行凈化,旨在為水廠的升級改造提供參考。 |
|
|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