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珠江三角洲地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為主體的珠江下游地區,在我國經濟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和政治地位。珠江下游地區的飲用水安全問題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生命安全和社會的穩定和諧,受到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高度重視。解決水源問題是保障飲用水安全的第一個環節。水源問題在珠江下游地區首先體現為水源水質問題。珠江下游地區水源較為單一,如東莞市,實現了城鄉一體化供水,但是90%的原水取自東江,是典型的單一水源,長期受“咸潮、排澇、突發水源污染”等三大水源問題困擾,水源安全調控難度大,備用水源工程建設需求明顯。深圳水源主要依靠境外引水,占總水量比重超過70%,通過東深供水工程、東部供水水源工程從東江取水,通過供水網絡干線工程、北線引水工程、北環供水干管和其他輸水支線,聯通鐵崗、西麗等18座城區調蓄水庫,形成江庫聯調型水源,針對城區型水庫的水源水質污染風險監控和調配應對措施的需求迫切。珠海、澳門和中山的水源主要為磨刀門水道,取水口水體受咸潮上溯影響嚴重,為了抑制咸潮入侵,近年來,國家防總和珠江水利委員會先后連續實施壓咸補淡應急調水、珠江骨干水庫統一調度和珠江枯季水量統一調度,以保障咸潮影響期中山、珠海、澳門等地飲水安全,建立上游骨干水庫—河口閘泵
群的聯合調度系統需求緊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