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安全評價的參數化組合算子普適指數公式 |
文件大小:0.43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2-28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規范變換 水安全評價 參數化組合算子 普適指數公式   |
【摘要】 | 傳統的參數化多元組合算子模型因取極大極小運算丟失太多信息,而且不能普適通用。若適當設定水安全評價各指標參照值和指標值的規范變換式,使規范變換后的不同指標的同級標準規范值差異很小,從而可以認為用規范值表示的不同指標皆“等效”于某個規范指標。因此,用規范值表示的水安全評價的參數化多元組合算子指數公式可以用該“等效”指標的水安全評價的參數化多元組合算子指數公式替代。在滿足一定優化目標準則條件下,應用免疫猴王進化算法對公式中的參數進行優化,得到優化后對任意m 項指標組合都適用的水安全評價的參數化組合算子普適指數公式。對公式的可靠性進行了理論分析,并對公式的實用性進行了效果檢驗。結果表明:水安全評價的參數化組合算子普適指數公式具有形式簡潔、直觀,計算簡便和普適通用的特點。 |
【部分正文預覽】 | 水安全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安全和社會的穩定,因而水安全問題已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而對水安全作出客觀可信的評價則是進行水環境管理決策的基礎。多年來, 國內外學者提出的水安全不確定性評價方法主要有指數評價法[1,2]、模糊評價法[3]、集對分析評價法[4]、物元評價法[5]、屬性識別理論評價法[6]等。這些 方法雖然能反映水安全評價過程中具有的模糊性、不相容性和既確定又不確定性等特征, 但是由于水安全 系統指標較多,用上述方法均需構造眾多的評價函數,不僅設計評價函數的工作量很大, 而且評價函數設計的主觀性也較大,因而實際中使用不便。此外,水安全評價的投影尋蹤評價模型和支持向量機[7]等評價模型也因指標較多而使模型結構和參數優化變得復雜,因此亦限制了其實用性。上述水安全評價的模型和方法一個共同的缺陷是不具有普適性和通用性。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