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權馬爾可夫鏈模型的廬江縣降水量預測 |
文件大小:0.30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2-28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權馬爾可夫鏈 降水量預測 標準差分級法 廬江縣   |
【摘要】 | 由于降水過程的隨機性與不確定性, 使得降水量預測存在一定的難度。對安徽省廬江縣1952~2009 年逐年降水資料進行了分析, 采用樣本-標準差分級法將這58 年的逐年降水量序列分為枯水年, 偏枯水年, 平水年, 偏豐水年, 豐水年5 個狀態, 采用權馬爾可夫鏈模型預測了2010 年的降水量, 預測結果與實測結果相吻合。 |
【部分正文預覽】 | 降水作為一個地區水資源的主要補給來源, 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該地區水資源的豐富程度。因此,降水量的預報是水文預報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是徑流預報、水量調度和防洪規劃的基礎[1]。然而,由于氣象條件和影響降水因素的復雜性、多樣性以及變異性,致使降水過程呈現出較大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因此,為通過數學模擬的方法準確地預測降水量帶來一定的難度。在實際工作中,通常只需預測出未來某時段降水量的適當變化區間,即可滿足工作精度的需求[2],而馬爾可夫鏈模型比較適合預測波動較大的隨機動態過程[3],本文運用權馬爾可夫鏈模型, 將降水量序列分為枯水年,偏枯水年,平水年,偏豐水年,豐水年5 個狀態,分析了安徽省廬江縣1952~2009 年58 年的年降水量序列,經模型檢驗與校核,預測結果與實測值誤差較小。預測結果為進一步研究該區域降水時空分布規律、變化趨勢、城市防洪規劃以及水資源管理等提供可靠依據。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