腈綸廢水深度處理中試研究 |
文件大小:0.30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12-02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腈綸廢水 電化學氧化法 AO生物處理   |
【摘要】 | 腈綸廢水是典型的難降解、高氨氮廢水。為評價電化學氧化法對腈綸廢水深度處理的實際運行效果,通過建立腈綸廢水處理中試裝置,考察了其對經AO生物處理后腈綸廢水中COD、氨氮、總氮、BOD5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分析了其運行能耗。 |
【部分正文預覽】 | 腈綸是指由聚丙烯腈或丙烯腈含量大于85% ( 質量分數) 的丙烯腈共聚物制成的合成纖維,腈綸是紡織行業重要的原材料。然而,腈綸生產過程中的聚合等工序會產生有毒、難降解、高氨氮廢水。該廢水中含有丙烯腈、DMAC、低聚物、氨氮等污染物[1]。經傳統生物處理后,廢水中的COD、氨氮等污染物仍較難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2-4]。因此,腈綸廢水經生物處理后,仍需要采用電化學氧化、電芬頓、臭氧等方法進行深度處理,以滿足廢水達標排放的要求[5-7]。 電化學氧化技術屬于高級氧化技術的一種。在電場作用下,由于電極板的直接催化氧化作用,以及電解過程中氧化性物質( 如·OH、HClO) 的生成等[8],使得該方法對廢水中難降解有機物、氨氮等污染物具有較好的去除效果。近年來,將該技術應用于高氨氮、難降解廢水的處理是工業廢水處理的研究熱點之一[9-10]。本研究以經過AO( 厭氧+ 好氧) 生物處理的腈綸廢水為處理對象,通過建立電化學氧化深度處理中試裝置,考察其在不同運行條件下對廢水中COD、氨氮的去除效果。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