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隨著礦產工業的迅速發展,選礦廢水已成為我國工業廢水排放量最多的種類之一[1-3]。選礦廢水具有很高的有機物含量,如何降低其COD 含量已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4-6]。再者,四川作為全國的農業大省,每年農作物秸稈產出量非常大,除小部分用于還田和牲畜飼料,大部分稻草都被采用就地燃燒的方式解決,真正形成工業化規模生產的秸稈資源化利用技術并不多[7-8]。稻草秸稈作為一種可再生資源,具有生物親和性和可降解性,較大的比表面積、發達的微孔結構和豐富的表面官能團使其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9-11],而在此基礎上,通過對天然秸稈進行化學改性,可進一步改善秸稈材料的吸附能力,從而制備性能優良且對環境友好的吸附劑,再可將其應用于選礦廢水中的COD 的吸附去除,這樣不僅對秸稈進行了資源化利用、變廢為寶,同時還為選礦廢水中COD 的去除尋到一條新途徑[12-16]。本文選用天然稻草秸稈為原料,通過高錳酸鉀氧化和乙二胺胺化兩步反應,制備出對鮞狀赤鐵礦選礦廢水中COD 具有良好吸附效果的胺基改性秸稈材料,并探討溶液pH、固液比以及吸附時間等因素對改性秸稈吸附性能的影響,最后通過表征技術簡要探討改性秸稈對選礦廢水中COD 的吸附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