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去離子過程中工作電壓對銅離子去除的影響 |
文件大小:0.63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09-11-17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電去離子 銅離子 離子交換樹脂 離子交換膜 電再生   |
【摘要】 | 進行了電去離子(EDI)過程去除銅離子的研究, 著重考察了膜堆電壓對去除性能的影響。試驗采用一級兩段的混床 EDI 膜堆, 以含銅約 50mg/L 的 CuSO4 溶液為原水。研究表明, 隨著膜堆電壓增大, 電流增加, 銅離子的去除率增大, EDI 過程的操作逐漸由“增強傳質”模式過渡為“電再生”模式, 并且膜堆電壓越高, 發生電再生的樹脂層高度越大, EDI 產水中銅離子濃度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無法檢出, 電導率則可達到 1μ S/cm 以下。 對于一定的分離目標, 存在一個適宜的操作電壓范圍, 能夠既滿足分離要求又避免過高的能耗。 |
【部分正文預覽】 | 在考察EDI過程對低濃度重金屬離子(如Cu2+、Ni2+、 Pb2+等)的去除時,多數研究采用兩張陽膜構成淡化室,其中只填充陽樹脂[1-5]。該 EDI 過程僅增強了陽離子的傳遞,產水質量不高;運行依賴于外加酸液,膜堆結構復雜并需要額外的動力消耗。本研究中, EDI膜堆采用了與純水生產中類似的形式,膜堆淡化室由一張陽膜和一張陰膜構成,中間填充混合的陰陽離子交換樹脂。該過程可以同時增強陰陽離子的傳遞,獲得高品質的淡水,不需使用化學藥品,膜堆結構簡單。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