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加碳源對尖鐮孢菌降解蒽的影響 |
文件大小:0.55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09-11-16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外加碳源 蒽 生物降解 尖鐮孢菌 動力學   |
【摘要】 | 研究了一株尖鐮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對水中多環芳烴蒽的降解作用, 考察了 5 種外加碳源對尖鐮孢菌降解蒽的影響。結果表明, 該尖鐮孢菌在 115h 內能降解 64.8%的蒽。適量濃度的葡萄糖、 尿素、 乙酸鈉、 水楊酸和鄰苯二甲酸對蒽的生物降解均有顯著的刺激作用。不同濃度的碳源, 對蒽的生物降解的刺激效果不同。向反應體系投加 5mg/L 的葡萄糖、 尿素或乙酸鈉時, 微生物對水中蒽的降解效率最高, 而水楊酸和鄰苯二甲酸的最適投加濃度則為 20mg/L。在投加上述 5 種碳源時, 蒽的生物降解反應動力學均符合指數模型: C=aebt。 |
【部分正文預覽】 | 多環芳烴是一類在環境中分布很廣的有毒有害物質, 其分子由兩個或兩個以上苯環組成, 難以被微生物降解。 這類物質具有明顯的疏水性, 易在生物體內積累, 引發病變。有研究表明, 人類70%~80%的癌癥與環境中化學致癌物有關, 多環芳烴就是一類有代表性的致癌物質。 微生物降解是消除環境中多環芳烴的主要途徑, 一直為環境保護工作者所重視。 蒽是典型的多環芳烴,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僅為75μ moL/L, 這大大限制了它的生物可利用性。本研究采用自行分離篩選的多環芳烴高效降解菌(鑒定為尖鐮孢菌)降解水中多環芳烴蒽, 考察葡萄糖、 尿素、 乙酸鈉、 水楊酸和鄰苯二甲酸等外加碳源對蒽降解的影響, 為多環芳烴污染水體的生物修復提供基礎數據和參考。 |
|
|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