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批式生物膜法短程硝化的實現及過程控制 |
文件大。0.34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09-11-16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短程硝化 序批式生物膜法 氨氧化速率 過程控制   |
【摘要】 | 在常溫 27~29℃、 pH 7.0~7.5 條件下, 序批式生物膜反應器短程硝化的試驗表明: 控制 DO(2.0~3.0mg/L)和好氧時間可以實現穩定的亞硝酸鹽積累。NO3--N 始終在 0.5mg/L 以下, 亞硝酸根積累率 NO2--N/(NO2--N+ NO3--N)大于 98%; 生物膜厚度影響短程硝化程度, 單個膜片體積和干重較小的反應器對亞硝酸根積累量較多, 氨氧化速率也較快, 而兩者較大的反應器對亞硝酸鹽反硝化作用強, 亞硝酸根積累量較少; DO 和 pH 的這些變化規律, 可以被用于判定短程硝化反應快慢速度和結束時間, 實現短程硝化的過程控制。 |
【部分正文預覽】 | 早在 1975 年 Voet 就發現在硝化過程中 HNO2積累的現象并首次提出了短程硝化 - 反硝化生物脫氮(Shortcut 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也可稱為不完全或簡捷硝化 - 反硝化),隨后國內外許多學者對此進行了試驗研究。短程硝化 - 反硝化生物脫氮過程是經過 NH4+-NO2--N2 途徑完成的。比傳統生物脫氮過程 NH4+-NO2--NO3--N2 減少兩步, 因而它具有降低能耗、 節省碳源、 減少污泥生成量、 占地面積小等優點。 因此, 它越來越受到國內外污水處理專家的重視, 并成為污水生物脫氮研究領域的熱點。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