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氧水處理技術的特性及應用研究進展 |
文件大小:0.12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09-10-09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微氧 反應器 好氧 厭氧 污水處理   |
【摘要】 | 對于傳統的好氧和厭氧而言, 微氧水處理技術是在克服好氧反應能耗較大, 厭氧反應器對于設備要求較高而出現的。微氧過程中包含的反應有短程硝化和反硝化、同時硝化與反硝化、氧化降解等反應, 因此微氧水處理技術可以應用于有機物降解和深度處理。由于顯著降低了曝氣量, 又不需要較高的設備要求, 因此又是一種節能的技術。 |
【部分正文預覽】 | 在水處理反應的分類中, 根據環境溶解氧濃度的不同將其分為好氧反應(溶解氧的質量濃度在 1.0mg/L 以上)、厭氧反應( 溶解氧的質量濃度在 0.3mg/L以下, 且不含有硝態氧)和兼氧反應(溶解氧的質量濃度在 0.4~0.7 mg/L之間)。好氧反應具有反應速度快, 進行得比較徹底的優點, 但是為了保持系統中較快的反應速率, 常常使溶解氧的質量濃度保持在 2.0 mg/L 左右, 這就使得好氧反應能耗很高, 一般鼓風曝氣系統的曝氣能耗就可以占到水廠總能耗的 40% ~50%[1]。厭氧反應的運行費用較低, 并可產生提供能源的甲烷氣體, 但要維持厭氧的環境, 前期的基建設備投資非常大, 而且厭氧反應速率較慢, 出水需要后續處理。微氧技術正是結合了好氧和厭氧優點而發展起來的。 |
|
|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