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的消息,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地上17日傳來捷報,繼穿黃工程下游線隧洞內襯邊頂拱澆筑順利完成之后,上游線隧洞第一倉混凝土成功澆筑。這標志著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程兩條隧洞內襯邊頂拱施工即第二次襯砌全面展開。
據了解,穿黃工程的主要任務是安全有效地將中線調水從黃河南岸輸送到黃河北岸。根據設計需要,施工要穿越黃河水下30多米深的飽水中細砂層,這是國內首次用盾構的方式穿越黃河,為了確保輸水安全,穿黃隧洞共分兩次襯砌,第一次襯砌是管片外襯,第二次襯砌則為隧洞內襯。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設管理局工程管理人員介紹:“兩次襯砌就像為一套西裝縫制的里外兩層布料,內襯就是穿黃隧洞的"里料",里外各自承擔內水壓力和外部水土壓力。”作為繼2010年9月27日,穿黃隧洞上、下游線全線貫通之后的壓軸工序,第二次襯砌順利完成,將為南水北調中線穿黃主體工程帶來完美收官。
穿黃工程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干線的標志性也是控制性工程之一,是當前國內最大的穿越黃河工程,也是第一次使長江與黃河立體交匯,其主體工程完工不僅對南水北調工程盡早發揮效益意義重大,也必然會在中國水利工程史上留下一筆重彩。
穿黃工程隧洞二襯施工存在工序繁多、厚度薄、作業面狹窄、鋼筋布置密集、洞內交通復雜等難點。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設管理局依靠科技進步,不斷優化施工工藝,完善施工方案,細化施工組織,克服了種種施工難題,在保障工程質量的同時,推進了工程的順利實施。
關于南水北調相關鏈接:
南水北調辦:工程投資計劃進展情況(2011年10月)
北京南水北調工程投資中心成立
南水北調首榀渡槽混凝土澆筑成功
北京南水北調融資122億 通水后以水費償還
江蘇:加快建設南水北調“水環境監控系統”
山東在南水北調沿線“培育”22萬畝濕地
南水北調東線穿黃河隧洞主體工程完工
對南水北調治污環保工作的思考與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