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昨召開“全市水利會議”,針對目前存在的城市排澇能力不足、備用水源體系未建成、河道污染嚴重、防洪能力不夠等問題,“十二五”期間杭州市將建設十大重點水利工程,提高城市排澇能力和抗洪能力,并整治317.76公里的中小河流水質。
主城區排澇能力嚴重不足
每逢暴雨,杭州與其他城市一樣,低洼地帶會變成“觀海區”,城市內澇成為杭州傷不起的痛。
杭州市昨天發布了《“十二五”水利發展規劃》,《規劃》指出,雖然“ 十一五”期間全市水利總投入達112.66億元,但杭州市水利還是存在不少“軟肋”,比如錢塘江、東苕溪等大江大河防洪干堤達標率僅為65.1%;主城區排澇能力嚴重不足,現有防洪排澇功能遠未達到規劃20年一遇的標準;中心鎮中心村周邊河道堤防達標率僅為25%左右;已發現病險水庫168座;全市還有35萬農村人口飲水未達到安全標準。
此外,大家喝的水80%來自錢塘江,供水水源單一、備用水源體系未建成,使得杭州應對突發水污染事件的能力不強,而且目前杭州市各取水口水質不佳,基本為三至四類水,個別時段達到五類,遠遠低于水源地二類水質的要求。
雖然從2003年來,杭州市完成清水河道建設3091公里,但仍存在河床淤積、河岸坍塌現象,農村河道“水渾、水臟”問題很突出。
建三大備用水源
錢塘江上游人口眾多,水質呈惡化趨勢,而杭州80%以上的用水來自錢塘江,杭州市規劃將新安江引水工程作為調水工程,改善杭州市飲用水,“十二五”期間開展前期研究工作,等到條件成熟時開工建設。
新安江引水工程是杭州市規劃的十大重點水利工程之一,其他還有擴大杭嘉湖南排三堡工程、閑林水庫備用水源工程、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大江東新城水利配套工程、杭州科創產業集聚區水利配套工程、錢塘江富陽段東洲北支河道綜合整治工程、錢塘江干堤富春江庫區建德市梅城段提防加固工程、桐廬縣富川江干堤加固工程、蕭山湘湖應急備用水源工程。
杭州市將續建閑林水庫備用水源工程、湘湖應急備用水源工程,新建余杭三白潭備用水源工程。2013年三大備用水源工程建成后,將為杭州市提供3640萬立方米的庫容水量。如果按照目前杭州夏季最高一天用水量145萬噸來算,三大備用水源可以提供全市至少25天的用水。
主城區防洪力爭200年一遇
杭州水網密布,又毗鄰錢塘江,運河又從腹地穿過,防澇非常重要。
《規劃》要求完善防洪減災工程體系,到2015年底,錢塘江、苕溪流域干堤達標率要達到87%以上,市區防洪要力爭達到200年一遇,中心鎮和中心村防洪標準也分別達到20、10年一遇以上,市區東部平原和低洼易澇地區排澇標準提高到10年一遇以上。
水龍頭流出的水也要檢測
清潔的自來水,與水源如何關系很密切。自來水廠制成的自來水達標了,到達居民家里的水不一定達標,而目前杭州還缺少對自來水終端的檢測。昨天會議提出,杭州市不僅要改善水源水質、加大自來水檢測,更要跟進終端出水檢測,讓居民家里的水也達到標準。
2013年杭州要確保實現農村人口安全飲水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