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十一五”重點水利工程建設碩果累累
“十一五”期間,重慶市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完成投資230億元,創歷史記錄,各類項目成果顯著。 一是骨干水源工程推進有力。開縣鯉魚塘大型水庫下閘蓄水,大足玉灘水庫兩年建成大壩主體;開工建設了“澤渝”一期工程15座中型水庫和“澤渝”二期工程8座中型水庫,萬盛青山湖、永川孫家口等5座竣工驗收(或竣工技術預驗收),涪陵龍潭等5座下閘蓄水,黔江城北等8座主體完工。新增庫容約3億立方米,保障飲水安全人口166萬人。尤其是在抗御今年春西南特大干旱中,開縣鯉魚塘、綦江魚欄咀等在建工程提前發揮突出作用。 二是城鎮防洪保安能力明顯增強。建成城市達標堤防219公里,15個縣級以上城市建成區堤防基本達到防洪標準;96個中心鎮、百強鎮堤防基本達標;南川、武隆中小流域治理項目率先完工。經受住了今年系列洪災的嚴酷考驗。 三是配套渠系進一步完善。開工了17個“九五”中型項目的渠系配套建設,建成肖家溝、下澗口等水庫干、支渠134.4公里,已成水源工程的灌溉、供水等效益得到進一步發揮。 四是供水工程成效初顯。松既、銅罐驛兩大長江提水工程已部分通水,大學城、西永綜保區等地已然受益。城市拓展區、工業園區供水工程竣工12個、完工33個,解決供水人口100萬人。 五是水電站裝機進一步提高。云陽門坎灘水電站建成發電,新增裝機2.5萬千瓦;巫溪中梁、酉陽金家壩水電站可望在今冬明春試行發電,建成后可新增裝機18.8萬千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