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街改造未過兩年,怎么又開挖了?”看著北大街路邊停靠的施工車輛,道路北側部分路面又被“開膛破肚”,家住蓮蓉苑的居民老張感到有些費解。
昨在現場看到,北大街為6車道,東側非機動車道上設有幾處警示標志,開挖過的路面大多已被回填,道路通行基本正常。施工人員說,此路是從11日夜間開挖的,由無錫市自來水公司負責施工,為的是打通“長江水”進城的“管網瓶頸”。
供水部門介紹,長江引水一期于2008年3月建成通水,并向錫城北片地區供水。去年1月又啟動了長江引水二期工程,擴大了凈水生產能力。從澄西水源廠取出的長江原水,初步處理后通過輸水管流入錫澄凈水廠,加工為成品水后送入城區。目前長江水日供能力已達80萬噸,但原有管網的輸送能力不足。
“錫城原先單純靠太湖供水,供水格局是由南向北,現在長江引水、江湖并舉,采取雙水源互補,錫城形成了南北對供的新格局,這樣原先的供水管網就要適當調整。”市自來水公司一工程師說,經專家專項論證,決定在充分利用現有管網的基礎上,更換或新鋪設7條供水管線,以滿足水廠與現有管網溝通連接的需要。
北大街供水管線鋪設從春申路至解放路,需將原有直徑300毫米供水管,更換成800毫米的新管,以打通水廠向老城區送水的“瓶頸”。此段管線雖然距離不長,但因地處交通要道和繁華街區,地下各類管網縱橫交錯十分復雜。為減少對市民出行的影響,施工大多在夜間進行。記者在現場看到,施工單位為減少擾民,甚至將其中一段百多米長的管線繞行至北大街的背巷,并對鋪設好的路段及時回填,施工路面在白天幾乎不留以往施工中常見的深溝,道路交通基本正常。
據介紹,北大街等7條管線已陸續開始鋪設,這7條管線包括團結路(友誼路口至新洲路口)、通惠西路(惠錢路至錫惠路)、運河東路等,涉及北塘、錫山、惠山等五區。工程預計趕在夏季供水高峰來臨之前,在今年6月底結束。
市重點辦相關人士說:因北大街和春申路改造是以前進行的,當時尚未啟動長江引水工程,所以當年未能進行相應的供水管道鋪設,現在重新開挖路面,確實會給市民出行帶來一定影響,希望市民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