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省首批開工建設的縣級污水處理項目,投資近1600萬元的分宜縣污水處理廠一期主體工程近期已竣工。4月16日,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為了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進一步保護鄱陽湖“一湖清水”,我省原計劃于2010年7月1日建成的85個縣市污水處理,將有望提前到今年年底全部建成。
資料顯示,我省經鄱陽湖調蓄,注入長江的水量,超過黃、淮、海三大水系的總和,對維系長江中下游地區乃至全國生態安全、飲水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2008 年,我省提出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戰略決策,并實行“治污先行”理念,決定用兩年時間在全省85個縣市建立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以新增日處理污水能力165萬噸,建成截污管網3310公里。
經概算,全省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總投資需72億元,但中央每年安排的污水處理專項資金只有6億元,兩年也僅12億元。對此,我省由省財政廳牽頭,集中整合84家省直單位的賓館、招待所、商鋪等,通過產權折股,盤活存量資產,成立省行政事業資產集團公司,并以此為平臺,將85個縣市污水處理廠項目整體打包,統一向國家開發銀行牽頭的8家銀行融資銀團貸款,最終獲得期限為10年至15年的60億元貸款,使得原本12年至15年才能建成的項目兩年內便可完成。
目前,72億元治污資金均已到位,各項運作仍在加快推進之中。全省如今已完成投資30億元,已有22個縣市污水處理廠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進入全面設備安裝階段,其中分宜、萬年和武寧等縣污水處理廠已進行通水試驗。
據省財政廳負責人介紹,我省對管網建設資金貸款,主要是通過中央財政安排的有關專項資金逐年償還;對污水處理廠建設資金貸款,主要按照市場競拍的方法出讓污水處理廠特許經營權,所得收入專項用于償還貸款本息。目前,已有境內外20多家機構企業積極要求受讓特許經營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