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3年,新疆自治區財政將投資5870萬元啟動實施人工增水工程,該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增水300億立方米,以緩解新疆當前面臨的水資源短缺形勢和改善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
未來3年新疆投5870萬建人工增水工程
新疆水資源短缺和生態環境惡化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實施人工增雨(雪)增水工程很有必要,政府也應該加大投入。但是人工增水工程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緩解,而解決不了水資源短缺上的根本問題。
據以上報道,每年流經新疆上空的水汽可達6114億立方米,但只有10.4%轉化為雨雪降到地面,人工增水的潛力巨大。但是流經新疆上空的水汽再多,也只是“增水的潛力巨大”而已,由于諸多條件限制,這些水汽不可能都變成雨雪降在新疆。何況大自然是一個整體、一個系統,那些水汽只是“流經新疆”,而不是專屬新疆,新疆截留,其它地方必然減少,這需要統籌兼顧。
人工增水工程只是緩解新疆水資源短缺和生態惡化的其中一項措施,要從根本上解決還需多管齊下,開源固然必要,節流不可缺少。據有關資料,新疆農業用水約占總用水量的70%,局部地區可能達到 90%以上,水浪費現象相當嚴重,許多地方農業用水仍然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有點地方每畝毛灌溉定額達1500立方米以上;工業和生活用水浪費情況也相當嚴重,很多地區工業萬元產值耗水量可達400立方米以上。目前,全疆城市供水總量約13.4億立方米以上,污水排放量為4.75億立方米以上,但工業污水處理達標率僅為42.7%,城市生活污水處理達標率僅為15%,不論在城市,還是在農村,節約用水的意識還沒有深入人心。因此,新疆在實施增水的同時,還應加大節水宣傳力度,增強全民族節水意識,大力開展以節水為中心的灌區設備更新改造,農業節水應從發展節水灌溉入手,因地制宜,推廣滴灌、膜上灌、滲灌、大田噴灌等農田節水技術,減少輸水、配水、灌水過程中的水量損失;企業也應當通過改造工業設備和生產工藝實現水資源的內部循環高效利用,使產業結構能與水資源的分布相匹配,使經濟的發展在水資源的承受力范圍之內。
同時,在資源性缺水的新疆,在生產開發上要“量水而行”,不可過度開發水資源。多年來,由于對生態環境保護重視不夠,亂開濫墾土地,不合理地開發利用水資源,導致生態環境嚴重惡化,天然湖泊、濕地面積減少,荒漠化現象嚴重,沙塵暴增多,出現了惡性循環。
另外,新疆要根據水資源狀況,合理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工業項目的上馬、人口的增長都要考慮水資源的承載能力。水永遠是制約新疆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多管齊下,才能有效緩解新疆水資源短缺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