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網鎮江視窗2008年12月1日訊水是人類的生命之本,也是經濟發展的必要資源。相當一段時期內,伴隨著經濟快速發展與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速,水體污染、生態環境不斷惡化這一社會問題日益凸顯。切實提高生產用水的利用效率,減少污水排放量,走循環發展之路,成為保護環境、緩解水資源危機的一個有效途徑。
記者從市環保局了解到,2006年以來,圍繞節能減排和創建生態市等中心工作,我市在水資源保護方面一手抓“耗”,一手控“排”,取得了顯著成效——2006年和2007年兩年時間里,共節約用水2752萬噸,減排廢水3202萬噸。在這方面,金東紙業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具有借鑒意義的范本。
眾所周知,作為傳統的基礎工業,造紙業素有資源消耗大、環境污染嚴重的特點。在造紙過程中,需要將預先做好的白色漿板溶解配置成濃度為1%的漿溶液,這就意味著一噸漿需要配 99噸水,水的消耗量可謂驚人。而且,在傳統工藝中,當一次造紙程序完成之后,含有大量纖維和紙張添加劑的漿水就被直接排放了,這不僅是生產原料的極大浪費,更造成環境的嚴重污染。
少排污水首先需要減少消耗新鮮水,要想少耗新鮮水,重要的發力點就是加大循環利用率。記者了解到,早在1997年投產之初,金東紙業就充分意識到水資源循環利用的重要性,企業使用的造紙設備全都配備有白水回收機,白水回收機對漿水進行多次過濾處理,過濾后的漿水重新回到流水線中,不僅使漿水中的纖維和添加劑獲得新生,同時90%以上的水能夠得到循環利用,造紙耗水量由此大大減少。據介紹,目前國內傳統造紙廠每造一噸紙需消耗30~40噸水,國際先進水平的噸紙水耗也要12~18噸,而金東僅為7.5噸。
盡管在相關領域已遙遙領先于同行,但金東紙業在節約和循環用水方面并沒有止步。2007年11月,他們又引進了一項全新的技術——放流水反滲透回用系統。反滲透技術過去在海水淡化、醫藥等領域應用較為廣泛,而金東則創新地將其運用到造紙廢水的處理中。現在,已經完工并投產使用的一期工程每天能處理污水10000噸,這些經過處理的污水有3000多噸被用于反滲透系統本身的沖洗工作,剩下的7000噸則被運用到金東熱電廠的鍋爐中,由于經過反滲透處理的水不含鈣、鎂離子,大大減少了過濾的步驟,從而比自來水更適合于鍋爐使用。經過這樣的循環利用,金東紙業每天的污水排放量又比過去減少了6000噸,使用經反滲透處理的鍋爐用水,其每噸處理成本也比以前降低了約1元錢。
不單單是工業生產,水資源的節約與循環利用其實與我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中水”的回收處理就是其中一大課題。所謂“中水”,主要是指城市或者生活小區污水經過處理后達到一定的水質標準,使之可以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的非飲用水,由于其水質介于清潔水和排入管道內的污水之間,故稱其為“中水”。
隨著工業廢水回用率的提高,生活污水占城市污水的比重已由過去的30%上升到40%以上。如同當初處理工業廢水一樣的重視,以日本、加拿大、美國等為代表的國家很早就意識到中水回用的寶貴節水效益,并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研究和應用。在我國,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到中水回用的隊伍中,深圳、北京、沈陽等城市已經出現了有中水回用系統的生活小區。
鎮江地處長江下游,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似乎讓我們尚未意識到缺水的危機,許多人用起水來大手大腳。殊不知,鎮江其實也是一座缺水城市——水質型缺水。居民生活區、校園宿舍區,這些都是生活用水的消耗大戶和污水排放大戶,假如能夠在這些居住密集區配備中水回用裝置,將過濾后的排水回用于沖廁、洗衣、綠化等方面,必然有效減少優質水源的浪費。
雖然中水回用的市場需求在我市尚處于波瀾不興的起步階段,但已有企業嗅到了這方面的商機。位于丹徒高新技術開發區的貝斯特環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目前已經開發設計了一套 “校院小區中水回用工程”,利用其研發的中水回用裝置,可以將生活廢水經過除渣沉淀、絮凝氧化、消毒吸附等三級處理,使最終的出水達到“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
貝斯特公司經理顏學升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般家庭每天人均生活污水排放量為200~250升,如果在城市居民小區采用中水回用系統后,居民區的用水量將節約30~40%,同時污水的排放量減少35~50%。由于中水的處理成本較進戶自來水水價低很多,因此給用戶帶來的長期收益是明顯的。據了解,貝斯特公司眼下正在與江蘇大學商洽這套中水回用系統項目,一旦正式投入運行,以每天回收500立方米污水計算,回收處理每噸中水的成本還不到3毛錢,每月該校即可節約水費3萬余元,全年共計節省36萬元的水費。顏學升指出,假如中水回用技術能夠推廣運用到我市所有的居住密集區,那么,其帶來的經濟和環保雙重效益都將是十分可觀的!
根據今年8月修編的《鎮江生態市建設規劃綱要》,到2010年,我市單位(萬元)工業增加值新鮮水耗將由去年的22萬立方米降為20萬立方米,達到國家制訂的生態市標準,2015年和2020年,這一數字還將分別降為18萬立方和15萬立方。到2010年,我市工業用水循環利用率和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將分別由去年的75%和50.2%增長至80%和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