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型小流域生態水土保持建設
文件大小:0.58MB
格式:pdf
發布時間:2016-08-29
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生態清潔型 小流域 拓寬水土   |
【摘要】 | 按照中央、水利部提出的新時期治水思路,對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建設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初步建立了保持水土、防治面源污染和改善人居環境相結合的東溝小流域治理新模式,進一步豐富了小流域治理的內涵,拓寬水土保持發展領域。 |
【部分正文預覽】 | 靈臺縣地處甘肅省東部,位于隴東黃土高原溝壑區南緣、涇河與渭河之間,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在890~1520m 之間,縣域內大陸性氣候顯著,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雨650mm,降雨多集中在夏秋兩季。境內山、川、塬交錯分布。縣境內有一塬(什字塬)一山(南部山區)兩道川(達溪河、黑河川區),全境東西長78km,南北寬40km,總流域面積2038 km2,生態環境脆弱,水土流失嚴重,全縣水土流失面積1857.26km2,占總面積的91.1%,土壤侵蝕模數平均為6016t/km2,年土壤侵蝕總量1 192 萬t,是水土流失較嚴重的地區。多年來,歷屆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探索出了以小流域為單元,塬面條田林網、塬坡梯田林果、溝壑林草郁閉、溝道庫壩臺地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初步走出了一條依托水土保持促進流域綜合開發的新路子。近年來,按照中央、水利部提出的新時期治水思路,對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建設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初步建立了保持水土、防治面源污染和改善人居環境相結合的東溝小流域治理新模式,進一步豐富了小流域治理的內涵,拓寬水土保持發展領域。 |
|
|
||
【打印本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