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正文預覽】 |
解放前,我國基本上不使用化肥, 1949年全國化肥施用純養分為1. 3萬t ( N ) , 60年代為229~ 378萬t, 70年代化肥的用量急劇上升, 1978年為884萬t, 80年代至90年代,化肥的用量每年都有增加。從1980年到1994年氮肥增加了1138. 8萬t,增幅為120. 7% ,磷肥增加了518. 5萬t, 增幅為183. 6% ; 鉀肥用量少,但其增幅度較大,達897. 5%。氮磷鉀化肥在1994年的應用比例為: N∶ P2O5∶ K2O = 1∶ 0. 38∶0. 21。化肥的使用1969年為51. 75kg /hm2(標肥) , 1975年為266kg /hm2 (標肥) , 1982年為753. 7kg /hm2 (標肥)〔1〕, 1994年在發達地區為1600~ 2000kg /hm2 (標肥)。糧食產量隨著化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若不考慮其他因素,則增產效果60%來源于化肥。但是,化肥對農業生態環境的影響也日益嚴重,它影響到地下水、地表水的質量,增加農田土壤有害物質及重金屬較為詳細地闡述了氮磷肥料品種、用量、施入土壤后的去向、損失率和利用率,以及氮磷化肥對農業生態環境的污染狀況。并提出控制施肥總量,講求施肥技術,改變化肥劑型,開發生物肥料和有機肥料,防止或減輕施肥對環境的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