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清灣水污染物總量控制分配方法
文件大小:1.74MB
格式:pdf
發布時間:2014-02-16
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COD總量控制 層次分析法 水污染物總量群決策分配方法   |
【摘要】 | 從環境、自然資源、經濟和社會的整體效益出發,以樂清灣COD總量控制為例建立了一種基于層次分析法的水污染物總量群決策分配方法。 |
【部分正文預覽】 | 水污染物總量控制是改善水環境質量, 實現經濟、社會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亦是我國水環境管理的重要措施[ 12] 。水污染物總量分配是總量控制的核心, 直接影響到排污許可證的發放工作。充分考慮經濟、社會、資源與環境等因素, 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方法是水污染物總量控制工作得以順利進行的關鍵。然而公平合理是極難衡量的概念, 導致了公平準則的多元化, 排污地區之間利益的沖突性, 故允許排污總量分配工作一直存在較大爭議。國內外學者對此也展開了廣泛研究, 如等比例法、建立公理體系分配法、層次分析法、基尼系數法、多目標規劃法等[ 37] 。 樂清灣位于浙江省沿海南部, 溫州灣北部, 甌江口北側的半封閉式海灣。它包括了自樂清市岐頭山咀( 275909N, 1205755E) 起, 經洞頭縣北小門島、大烏星, 至玉環縣大巖頭燈標( 280216N, 1210909E) 連線以北的全部海域。樂清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 四季分明, 熱量豐富, 雨水充沛, 地方小氣候條件優越。但受季風氣候不穩定影響, 常有臺風等災害性天氣出現。其流域總面積為1 470 km2, 多年平均徑流總量103 億m3。沿岸入海水系發育, 注入灣內的河溪約30 條, 主要有大荊溪、白溪、清江、塢根溪、橫山溪、江廈河、芳清河、楚門河等, 大多為
流程短、河床坡降大的山溪性河流。樂清灣水域的潮汐屬于正規半日, 潮水交換周期長導致其自凈能力較差, 生態環境脆弱。 |
|
||
【打印本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