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正文預覽】 |
黃河下游是舉世聞名的 地上懸河, 黃河洪泛影響范圍總土地面積約12 萬km2, 涉及冀、魯、豫、皖、蘇5 省的24 個地區( 市) 所屬的110 個縣( 市) ,耕地約733 萬hm2, 人口約9000 萬, 是我國重要的棉糧基地和能源工業基地, 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就一次決口而言, 向北最大影響范圍33 萬km2, 向南最大影響范圍28 萬km2, 對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長期難以恢復。黃河下游防洪工程的建設, 對于增強堤防抗御洪水的能力, 進一步保障黃河下游防洪安全, 保障黃河下游防洪保護區12 萬km2 的社會穩定和促進該區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黃河中下游沿線分布有5 個濕地自然保護區( 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不在本次研究范圍) , 幾乎涵蓋了河南省內的所有河段, 主要保護對象為濕地生境和來此越冬的候鳥。由于濕地自然保護區和黃河下游防洪工程的特殊位置關系, 防洪工程的建設對保護區的影響不可避免, 工程建設對濕地自然保護區的影響歷來是黃河下游防洪工程環境評價的重要內容, 也是環境專家和環保部門關注的焦點。筆者在分析黃河下游防洪工程中各類工程建設對自然保護區的影響基礎上, 提出切實可行的環境影響減緩措施, 減輕對自然保護區濕地生境和鳥類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