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正文預覽】 |
1 情況簡介
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即于5月21日發布了《地震災區過渡安置房建設技術導則》(以下簡稱《導則》) ,以指導災區過渡安置房的建設。根據中央救災部署,廣東省對口支援汶川,而廣州市則對口支援水磨、漩口、映秀三鎮,后又增加援建阿壩州下屬受災各縣高考考場。我院在廣州市建委的領導下參加了映秀鎮安置房的規劃設計,筆者及同事于5月28日赴映秀,在得到廣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地形測量數據后隨即進行規劃設計。
映秀鎮共有四塊空地可用,分別為中灘堡村地塊(稱為地塊A ) 、漩口中學門口地塊(稱為地塊B) 、漁子溪寨地塊(稱為地塊C) 、黃家村地塊(稱為地塊D) ,其中地塊B最大。這些地塊再加上漩口中學籃球場及周邊小空地共規劃建設3 600多套活動板房,其中地塊B 1 700套,包括小學和幼兒園各一所,現以地塊B (見圖1)為例介紹過渡安置房及小區的給排水及消防設計。
2 根據《導則》及相關規定的設計
211 給排水設計
《導則》要求每50套安置房配建以下設施:集中供水點1個;公共衛生間1間,分設淋浴設施和廁所,淋浴要求提供熱水,糞便應做無害化處理;垃圾收集點1個。場地雨水需作有組織排放,雨水和生活廢水采用排水溝合流排放。
因當地主管部門表示可較快修復市政供水,故未設加壓泵房,在地塊西側靠路邊空地預留2個接口接水車加壓水, 另在場地東西兩側預留2 個DN 200接口,并在小區內形成環狀,接至各配套設施。配套設施內盥洗設施采用洗滌槽,配節水型水嘴,地面排水設排水溝,直接排入室外排水溝。設計沖洗閥,男廁采用小便槽,淋浴熱水由壁掛式快速電熱水器提供,學校設電開水器供應飲用水。給水管采用襯塑不銹鋼管,排水管采用HDPE管。
經現場了解,映秀冬季凍土層深度為013 m,設計管道埋深管頂距地面015 m,穿越行車道路處管頂距地面017 m。糞便污水就近排入化糞池,經處理后排入排水明溝。由于土地緊張,化糞池容積設計較小,清淘期均為1個月,幼兒園及小學廚房廢水經隔油池隔油隔渣后排入排水明溝。每兩組板房間設一淺排水溝排除雨水,該淺溝接入道路邊較深排水溝,排水溝坡降013%,整個地塊設2 個出口,分別在東側和南側,東側排入岷江支流二河,南側直接排入岷江,排出口溝寬800 mm,所有排水溝面設不銹鋼鋼格網蓋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