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正文預覽】 |
唐山市西郊污水處理二廠于2003 年開始建設,設計規模為12 萬m3 / d ,污水處理采用A2 / O 生物脫氮除磷工藝,于2005 年建成通水。目前污水處理廠實際處理水量約8 萬m3 / d ,尾水排至青龍河,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18918 —2002) 二級標準。隨著唐山市政府對水環境要求的逐步提高,需盡快建設西郊污水處理二廠的后續工程,在提高污水處理目標的同時,將部分再生水回用。這樣一方面可緩解唐山市水資源緊缺問題,另一方面也減少了排入水體的污染物總量,一舉多得。
1 建設背景
1. 1 污染物削減目標
青龍河發源于開平區果園鄉的馬駒橋,流經市區的新華西道、南新西道、袁莊塌陷坑,穿過京山鐵路69 號橋入豐南縣王家河,又穿京山鐵路橋回流入津唐運河,青龍河為季節性排瀝河道,河水主要來源于地表徑流水、生活污水及工業廢水,規劃上屬于Ⅳ類水體。青龍河徑流量較小,并且受季節影響較大。近兩年,為改善水環境,唐山市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對青龍河進行河道整治,筑壩蓄水,同時對排入青龍河的污染源進行嚴格控制,要求盡可能地削減排入青龍河的污染物總量。唐山西郊污水處理二廠目前排入青龍河的二級處理出水量為8 萬m3 / d ,達到設計規模后將達12萬m3 / d ,成為青龍河的一個較大污染源。因此,急需提高污水處理廠的處理效果,減少排入青龍河的污染物負荷。提高污水處理效果有兩種方法:一是進一步提高污水處理廠各項出水水質標準,如由原要求的GB 18918 —2002 二級標準提高到一級B 或一級A標準,減少排入青龍河的污染物量;二是減少排入青龍河的污水量,同樣可以達到削減污染物的目標。本工程正是從減少排入青龍河污水量角度出發建設的,工程實施后,每年排入青龍河的污染物負荷可大幅度削減(見表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