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泔水發酵微生物絮凝劑B-12的研究 |
文件大小:0.39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08-12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黃泔水 絮凝劑 絮凝效果   |
【摘要】 | 以黃泔水為廉價培養基,對絮凝劑產生菌B-12進行發酵培養,用單因素實驗和正交設計試驗,考察了培養基條件對絮凝劑產生菌絮凝效果的影響。 |
【部分正文預覽】 | 微生物絮凝劑(microbioflocculants,MBF)是一類由微生物產生的有絮凝活性的代謝產物[1]。近年來,因其具有可生物降解、絮凝范圍廣、熱穩定性強、絮凝率高、無二次污染、可替代化學絮凝劑等優點而廣受關注[2-6],然而,MBF的開發與利用由于生產成本高而未得到大批量的工業化應用,故尋找和開發廉價的培養基,是促進微生物絮凝劑工業化生產的關鍵。 黃泔水是豆制產品廢水,含有豐富的碳源和氮源,直接排放到環境中會造成土壤的污染和水質的富營養化。本實驗利用黃泔水替代發酵培養基,較為系統地考察B-12菌株合成絮凝劑的相關特性,并就B-12絮凝劑污水處理性能進行了初步測定。用黃泔水作為廉價材料培養并制備微生物絮凝劑既可以降低生產成本,使黃泔水資源化,又可以降低黃泔廢水對環境的污染,實現可持續發展。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