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地下水超采與地面沉降 |
文件大小:0.68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08-11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模型   |
【摘要】 | 控制地面沉降主要因素在于加強地下水資源的管理,科學合理開發利用,建立區域地面沉降模型,預測不同地下水開采方案和開采量所可能帶來的沉降量,優化最佳開采量,有效防控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地面沉降。 |
【部分正文預覽】 | 地面沉降是一種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地面高程緩慢降低的環境地質現象,嚴重時會成為一種地質災害。造成地面沉降的原因很多,有天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天然因素中主要有: 新構造活動、海平面上升以及地殼構造活動等。欠固結土層的自然壓密也應屬于這一類。人為因素中主要的有: 過量開采地下水以及石油、天然氣開采、地熱利用等。近年來隨著城市高層建筑的增多,由此造成的沉降也日益明顯。人類活動和地質作用是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其中過量抽取地下水是最主要的原因。我國和世界上主要的地面沉降區都是由過量開采地下水造成的。出現地面沉降的地區一般范圍大,沉降過程緩慢,所以早期一般不易察覺,也不易引起人們的重視。它多發生在大中城市,對人們的生產、生活、交通等影響極大,造成的損失和危害也大,成為一種嚴重的環境地質問題,影響和制約著當地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所以2002 年10 月1 日時任副總理的溫家寶曾批示“超采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在許多地方呈加劇趨勢,已給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帶來大的損失和危害,并成為影響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必須引起足夠重視并采取綜合措施加以解決”。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