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降水是自然界一種重要的氣象和水文現象,是水循環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同時也是反映一個地區氣候狀況的重要指標,它不僅與社會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而且深刻影響著人類的生存…。近年來,不少學者對青藏高原的降水變化進行了研究分析。許多研究表明。高原的汛期降水量呈現出增加趨勢『2I5],但存在著區域性差異l6 】。如周順武[91等利用沿雅魯藏布江一線的拉薩、日喀則、澤當、江孜4個站1957—1998年的降水資料進行分析,結果發現該區域平均夏季降水量的變化呈下降趨勢,李海東[10]等選用了同樣的4個站1957~2007年的降水資料,研究結果也表明雅魯藏布江中游地區的夏季降水量呈下降趨勢。
盡管對青藏高原的降水變化有著大量的研究分析成果.但對于地處拉薩市近郊流沙河流域的降水研究卻很少見。拉薩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屬高原溫帶半干旱季風氣候區,降水對當地人民的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有著重要影響。杜軍I“]的研究結果表明拉薩2O世紀50 8O年代夏季降水量表現為減少趨勢,造成的干旱對當地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影響極大。而90年代以后則呈現出增加趨勢,增大了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災害爆發的可能性。流沙河雖然流域面積不大,但它對拉薩市的影響卻不容小覷。首先,流沙河自東北向西南流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拉魯濕地,并與拉薩市中干渠、南干渠、北干渠一起為拉魯濕地補水,一旦暴雨來襲。流沙河便是拉薩市最重要的泄洪通道;其次.流沙河汛期暴雨歷時短、強度大、流程短,河道縱坡大,洪水陡漲陡落,現有的防洪堤設計標準低。河道斷窄小,淤積嚴重,一遇暴雨,拉薩市直接面臨著洪水的威脅。歷史上【 ]流沙河的泥石流和洪水災害曾給拉薩市造成多次災難,如1933、1974、1991、2010年。再次,有研究表明 拉魯濕地的生態環境近年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惡化:地表積水變淺,地下水位急劇下降,有的區域已經干化,枯水期更為嚴重。所有這些都與降水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分析流沙河汛期的降水特征及趨勢變化。有助于進一步了解區域內水資源變化的特性,為拉魯濕地的生態保護、拉薩市的防洪減災以及發展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