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D電化學氧化苯酚及垃圾滲濾液研究 |
文件大小:0.45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06-19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BDD電化學氧化苯酚   |
【摘要】 | 研究了BDD電化學氧化苯酚廢水時電流密度、電解質濃度、初始濃度及pH與降解效率的關系。 |
【部分正文預覽】 | 一般來說,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都是先采取物化法預處理提高可生化性,再進行后續生物處理[ 1]。常見的處理方法有生物法、吸附法、氧化法、電解法、溶劑萃取法、膜分離法等。對于一些成分復雜、有機物濃度高、pH 變化大,甚至含有劇毒或強烈抑制微生物降解的有機物的廢水時,傳統生物法很難達到處理要求。吸附、萃取、混凝沉淀、離子交換等物理和化學方法是處理這些廢水廣泛使用的方法,這些方法通常 操作復雜,消耗很多原材料和化學藥劑,而且很多時候只是將污染物轉移并沒有徹底處理,存在二次污染[2-4]。與其他傳統水處理技術相比,高級氧化技術( AOP) 可產生大量具有強氧化能力的·OH,·OH 非常
活潑,它們攻擊大多數有機物分子的反應速率達到107 ~ 1 010 m/s[5-6]。另外,·OH 自由基無選擇地直
接氧化廢水中有機污染物,反應完全且不產生二次污染,還可以與其他技術聯合使用達到更好的處理效果。
電化學氧化技術(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EO)是AOPs 的一種,主要是利用陽極的高電位和有催化活性的陽極反應產生的具有強氧化能力的活性自由基氧化降解有機物,使其徹底分解為無害的CO2和H2O。在電場作用下,存在于電極表面或溶液中的修飾物能促進或抑制在電極上發生的電子轉移反應,而電極表面或溶液中的修飾物本身并不發生變化。這種方法既可以處理廢水、也可以直接和生產過程相結合,減少生產過程產生的有害物質[8]。近年來,人造金剛石材料的制備和應用在材料科學、機械制造領域一直是研究的熱點。采用熱燈絲化學氣相沉積法( HFCVD) 和微波等離子化學氣相沉積法( MWCVD)等制備金剛石膜的技術工藝正在不斷提高和完善,在各種材料表面生長金剛石膜后表現出的物理、化學和機械性能也被廣泛地證明得到應用[9-11]。在金剛石膜生長過程中摻入硼元素,能使制備得到的硼摻雜金剛石膜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能和半導體光電性質,將其沉積到一些電極基體,如硅片、鈦片、石墨等表面上,可制得摻硼金剛石膜電極材料( Boron-dopeddiamond film electrode,簡稱BDD) ,在物理、化學、生物等方面已顯示了極好的應用前景,引起了國際電化學領域的極大關注[12-14]。本研究以BDD 電化學氧化自配高濃度苯酚廢水與垃圾滲濾液為例,研究其影響因子與降解效率的關系,以期為此法在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中的應用奠定基礎。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