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正文預覽】 | 通過總結光催化技術的研究歷史,闡述了光催化氧化機理和殺滅微生物的具體過程,綜述了二氧化鈦光催化技術在水處理領域中殺滅細菌、真菌、藻類、原生動物和病毒的研究成果,論述了二氧化鈦光催化消毒的必要性,并對二氧化鈦光催化消毒的應用前景作了展望。
正文:
隨著環境污染的加劇和人口的爆發性增長,提供可靠的飲用水日益成為科技工作者急需解決的一個大問題,特別是在非洲,中亞和中美洲這些水資源短缺的地區,可飲用的水資源短缺時刻威脅著貧困人群的健康。大約80%~90%由水引發的疾病是由于水源被致病微生物污染所導致的,很多典型的通過水源傳播的疾病,例如: 傷寒,霍亂,痢疾等在醫療條件欠發達的地區每年都會造成數千人的死亡。
在一個多世紀之前,氯消毒被引入到污水處理當中并一直沿用至今,氯消毒對病原微生物的高效殺滅以及對其生長的抑制作用使飲用水的安全保障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然而直到最近幾十年,研究發現氯消毒會產生三氯甲烷,氯乙酸等具有潛在致癌致突變的有機副產物[1]。作為替代氯消毒而出現的臭氧消毒由于臭氧發生設備的不穩定性以及運行的高成本,限制了臭氧消毒的應用范圍,而且在處理含有溴離子廢水的氧化過程中會形成致癌的溴酸鹽消毒副產物。紫外線消毒工藝雖然克服了一些傳統工藝的缺點,但是細菌可以自我修復,出現光復活現象,影響殺菌效果。光源作為一種廉價的可再生能源,與二氧化鈦催化劑結合消毒技術由于具有耗能少,消毒速度快,效率高,消毒副產物少,不影響水的物理和化學成分,不增加水的臭和味等優點,正在成為研究的熱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