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絮凝—變孔隙深床過濾技術處理城市二級出水試驗研究 |
文件大小:0.32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04-15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微絮凝變孔隙 深層過濾 絮凝劑 PAC投加量   |
【摘要】 | 研究了微絮凝變孔隙深層過濾處理城市二級出水時.濾料粒徑配比、絮凝劑PAC投加量等因素對濾床整體過濾效果的影響。 |
【部分正文預覽】 | 絮凝過濾多年來已成功地應用于污水的深度處理。廢水過濾與給水過濾不完全相同.所截留對象是有機生物絮體和元機泥砂,這兩者的強度不同.穿透濾料性能不同.在生物處理后二次沉淀池出水的過濾過程中,過濾被認為是去除懸浮固體的主要機理。人們在深入研究這些傳統單元操作的基礎上,將混凝與過濾過程有機結合起來.發展成一種新型高效的徽絮凝深層過濾技術.取得了較好的處理效果。但在實際運行中也存在一些技術問題.如采用細濾料過濾.懸浮物的去除往往集中在最初的濾料表面,隨固體顆粒的累積,水壓降梯度迅速增大;而采用粗濾料往往出水水質難以達到要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針對廢水處理的特點.本文擬將變孔隙技術運用于深層過濾過程.研究系統在處理低濁度廢水時,污染物質的去除規律。所謂變孔隙過濾就是采用一種比通常使用的濾料粒徑更大的濾料和另一種細粒濾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濾床【1-5】。變孔隙過濾濾床采用的濾料粒徑及所占的比例相差較大。濾床粒徑及級配關系通常為:粗砂2.8ram一1.2mm,細砂1.0ram一0.5mm。其中,細濾料所占比例一般在1O%以下。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