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有調蓄池的雨水管道設計計算探討 |
文件大小:0.19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03-24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雨水管道 雨水調蓄池   |
【摘要】 | 以實際工程為例,結合雨水管道設計的推理法和雨水調蓄池的計算理論,比較了在雨水管道上設置調蓄池與不設調蓄池的雨水管道計算方案,結果表明,在雨水管道上設置調蓄池,可以提高系統的雨水調蓄功能,減小下游管道的斷面,降低管道造價。 |
【部分正文預覽】 |
化學制藥是利用有機或無機原料通過化學反應制備藥品或中間體的過程[1],生產過程中 產 生 高 有機物含量、高含鹽量的難降解廢水,一些原料或產物甚至具有生物毒性,嚴重影響污泥活性。目前,國內外制藥廢 水 處 理 多 采 用 以 SBR、CASS、ICEAS、氧化溝、接觸氧化等為主體工藝[2~8],但效果不佳。某化學制藥企業,以生產醫藥中間體、藥品為主,其生產廢水COD高、鹽度高、難生物降解。該企業原采用活性污泥法—水解酸化—CASS工藝對廢水進行處理。因水解酸化池中厭氧微生物增殖速度 較 慢,受沖擊負荷后恢復周期較長,在水解酸化池前增加活性污泥處理,可大幅度減輕廢水水質水量變化對水解酸化池的沖擊,有利于保持系統運行的穩定。然而,經 過 該 工 藝 處 理 后,企 業 排 放 CODCr 保 持 在1000~1300mg/L,難以達到園區收集管網CODCr≤800mg/L的入 網 標 準。本 文 考 察 了 用 MBR 代 替CASS池后的組合工藝對廢水中 CODCr、氨氮、總氮等污染指標的去除特性,分析了出水中殘留難降解CODCr的成分與 來 源,以 期 能 為 該 企 業 廢 水 處 理 系統的升級改造提供參考。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