堿減量廢水是滌綸仿真絲堿減量工序產生的,含有聚酯分解物、溶脹劑、促進劑、表面活性劑等[1]。主要成分為聚酯在熱堿作用下水解形成的對苯二甲酸鈉、乙二醇等。堿減量廢水同時還含有 3%~5%的NaOH,其 pH 值一般> 12。
堿減量工序排放的廢水每升中 COD 可高達數萬毫克,此種廢水屬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很難被生物降解。當堿減量廢水混入工廠排放廢水時,廢水水質隨堿減量廢水的加入量增大而惡化。若堿減量廢水的量超過總排放廢水的 10%時,其 COD 濃度可由原來的數百 mg/L 上升到 2000~3000mg/L,甚至更高。BOD5 也將增大到 800mg/L 以上,pH 值達 11.5~12,工廠需采用大量清水來稀釋,以到達排入總廢水處理廠的要求。這樣做不僅浪費水資源,增加處理負荷,還大大增加了廢水處理總廠的生化處理的難度,從而使原有的生物處理系統 COD 去除率從 70%下降到 30%左右,甚至更低。因此,開發經濟有效的印染廢水處理技術成為當今環保行業關注的課題。
本文針對印染企業的堿減量廢水治理難題,通過分析堿減量廢水的成分和特性,總結已有的治理技術,提出一種全新的膜法集成處理回收堿減量廢水的技術路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