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污染水體夜間曝氣控藻效果研究 |
文件大小:0.51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10-15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曝氣控藻 微污染水體   |
【摘要】 | 設計和開發了一種適用于小城鎮的曝氣控藻設備,通過底泥圍隔實驗,研究了夜間曝氣對微污染水體的治理效果。 |
【部分正文預覽】 | 隨著現代經濟的飛速發展,世界各國河流、水庫和淡水湖泊等均受到來自工、農業生產的污染,水質日趨惡化。我國湖泊和水庫有機污染物普遍超標,氮磷營養元素含量較多[1]。2010 年國家監測的26 個國控重點湖泊( 水庫) 中,滿足Ⅱ類水質的1 個,占3. 8% ;Ⅲ類的5 個,占19. 2% ;Ⅳ類的4 個,占15. 4% ;Ⅴ類的6 個,占23. 1% ; 劣Ⅴ類的10 個,占38. 5% ,主要污染指標是總氮和總磷[2]。水體從貧營養水平向富營養水平演替會帶來一系列的水環境安全問題,主要包括[3-6]: 水體中溶解氧和透明度下降引起魚類及其他生物的大量死亡,破壞水生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穩定; 藻類的死亡腐爛導致水質的進一步惡化; 部分藻類會分泌毒素,這些毒素通過飲用水和水產品進入人體,危害人類健康。因此,控制和去除水體中的有害藻種成為生態修復領域中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