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深度處理工藝選型和存在的問題分析 |
文件大小:0.81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01-06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深度處理 工藝選型 設備采購 工程施工   |
【摘要】 | 以無錫地區水廠深度處理改造后的生產經驗為基礎,對項目實施及調試運行中,在工藝選型、設備采購、工程施工、生產運行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 |
【部分正文預覽】 | 無錫地處長江三角洲,歷來以太湖作為主要水源,但隨著水環境污染和生態的破壞,原水微污染的問題非常突出,已經顯現出水質型缺水的態勢。 2007年無錫發生了“5.29”生態災害水危機事件,出廠水的臭味問題引起用戶的不滿。水危機事件后,經過多方努力,雖然太湖原水水質已大幅提高,但短期季節性水質波動還是給水廠生產帶來一定的困難,原水水質保證率不高,影響長期安全供水。
針對無錫太湖水源水質情況,為保證城市安全優質供水,無錫市自來水總公司從2009年開始啟動安全優質供水工程,對以太湖原水為水源的水廠,在原有常規處理的基礎上,新增原水生物預處理和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處理工藝,其中南泉水源廠85萬m3/d預處理和中橋水廠60萬m3/d深度處理工程,于2010年底建成投運,錫東、雪浪水廠深度處理工程也分別于2011年3月、4月建成投運。在項目實施和工藝運行過程中陸續發現一些設計和運行方面的問題,不斷地進行整改完善和工藝優化。 |
|
| ||||||||||||||
|
|||||||||||||||
|
|||||||||||||||
|
|||||||||||||||
【打印本頁】 |